第518章 造船世家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书荒啦文学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518章 造船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8章 造船世家

  七月中旬,王文龙渡过台湾海峡,目的地是台湾岛东南部的大员港。

  王文龙站在船弦上,眺望着台湾的海岸线,沿海有许多汉民的戎克船在航行。

  王文龙称赞说道:“这台湾岛的确是个好地方,靠近岛屿这一侧,水文交通如此便利,我还以为移民都在自己的村子之中耕种不出门,却没想到他们都驾着小船出海了。”

  “所以说大家来到台湾岛都不愿意走呢,”李国助指着远方的船只说道:“这台湾岛上的土人不熟悉航海技术,要走山路去与他们交易更是困难,所以与岛上屯垦的汉民宁愿划着小船亲自去找他们做交易,这些土人和汉民约定期限会从山上的部落走到相应的港口去,汉人就带着自己的物资去和他们交换。”

  “岛上土人有的是鹿脯、鹿皮、鹿角等物,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日用品,但运回福建全都能卖上高价。岛上的屯垦民靠着这样的生意发家致富的不少,到台湾这边来屯垦的百姓,只要在黑水湾这一关妈祖娘娘不收命,今后日子都能过下去。”

  “那些是咱们福建自造的船只?”王文龙又指着远处江面上一艘中型船询问。

  以前把不同类型的船只放到王文龙面前,王文龙也认不出来,但是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海上飘泊,王文龙也开始注意不同的船只类型,他能明显感觉对面那种帆船是中国船只的设计方式,但是和自己之前从浙江坐回福建的海船又有很大区别。

  李国助点点头说道:“那是正宗的福船,尖底、小方头、阔尾,这是咱们福建海船的标志。”

  负责操帆的水手是李家的老人,听到两人的对话,抬头看了一眼,笑着介绍说道:“这船就是咱们在台湾造的,如今咱们台湾的造船作坊所生产的都是这种鸟船。”

  明代的造船业主要就是集中在广东、福建、江浙三地,不同地方所产的船只一眼就能看出。

  其中广东生产的船只称为广船,特点是船身十分坚固,另外就是船帆好似张开的折扇与众不同,这种船只的设计使得广船在海面上航行之时比较其他的船型更为平稳,适合较为平静的南海洋面。

  而江浙一带生产的船只被称为“沙船”,沙船平头、平底,船身宽、吃水浅,适合在崇明岛一带富含泥沙沉淀的海域航行,换其他地方的船只到江浙都容易搁浅。即使是李国助的船队要去江南,也得专门购买浙江生产的沙船。

  而福建一带生产的船只则称为福船,这种船只是整个大明造船体系之中最适合远洋航行的,不光全是阔尾、尖底方便劈波斩浪的船型,而且还有水密隔舱的设计,足可以冲入风波不定的太平洋。

  此外中国传统还有一种浙江生产的浙船,设计间于沙船和福船之间。不过这种船只形制在明代还没有成熟,要到清代才随着上海的开埠开始大放异彩。

  胡安·纳瓦罗听说眼前就有一艘在台湾岛上造出来的中国船也跑到甲板上来打量。

  鸟船是福船之中一种专门用于近海快速航行的船只,因为体型较小所用的木材年份也不会太长,所以造船工匠的手艺稍差,这种船只就会显得松垮。

  而眼前这艘鸟船在海岸线上逡巡,张开风帆快速的划过洋面,仿佛是热刀切过猪油一般,完全没有操作不顺的感觉,胡安在大明呆了半年,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汉语,虽然不讲什么语法,但是足够表达意思。

  看了一会儿之后,胡安高兴说道:“这艘船很好,很硬。”

  李国助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神色:“看来这黄航的手艺还真不错,不枉我费力把他从泉州请来台湾办船坞。”

  王文龙问道:“黄航是什么人。”

  李国助笑着说:“建阳可曾听过泉州泉港的峰尾黄家?那是福建造船的第一家,早在南宋之时黄家就已在泉州开始造船,永乐爷命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时,峰尾黄家在泉州港上船首执斧者已经有九十多人,当年三保太监的宝船在福建的部分就是由黄家所督造的。这黄航是如今黄家的后人,由他来和胡安协办船厂想来应该稳妥。”

  “有些意思。”王文龙点头。

  在当今的大明,如果黄航都没法学会胡安的技术,那么换别人估计也不可能。

  历史上随着明末福建洋面上的热闹,黄家的后人越越发的受到重用。比如明末黄家的黄都受聘于郑成功,主管全台的战船营造。到清康熙二十一年,黄家的黄敬长又被清廷聘为“工监首领”为施琅征台湾建造战船。

  可以说最热闹时,福建洋面上郑成功和满清两方你来我往,而他们所驾驶的船只大部分都出自同一个黄家的手笔。

  往更远的说,从南宋之时的水师建设到元代之时的泉州海贸,一直到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征台湾,所有古代史上与福建海面有关的历史节点,都有峰尾黄家的参与。

  这几年的台湾开发,虽然是以村落的单位进行的,但当岛上有了八万汉人以后,大的贸易节点也就自然出现。

  此时台湾岛从北到南已经形成五个较大的聚落区,分别是小淡水、北港、萧垅、大员港和打狗。

  而李家和合作伙伴一道控制的就是打狗港,王文龙等人乘着船进入港口,第一反应并不觉得来到了什么荒岛。眼前景象已经有大陆上小市镇的规模,内地的城市不同点主要在于还没有修筑城墙,只是用木桩打了一圈篱笆,城内也没有多少砖石建筑,大多数都还是窝棚。

  另外就是打狗港的防卫十分严密,远远就能看到篱笆墙上隔几步就有的岗哨亭子。

  王文龙等人还没上岸,旧件港口之内已经挤着几条大船,那船只似乎是从北边航行而来的,一个中年胖子刚带着随从走下跳板,见到王文龙等人的船队到来,那中年人干脆站在马头上远眺。

  不一会儿就有接驳船来到王文龙他们的坐船旁,接驳船上的人见了李国助便笑嘻嘻的道:“我阿爹还道是哪个,原来是李公子来了,这般巧就在港口碰上。”

  李国助也带上笑容,对着远处的胖子拱拱手:“原来是欧叔叔来了,这些年在日本养的越发富态了,我远远的看着像,只是怕看错,不敢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l9.cc。书荒啦文学网手机版:https://m.shl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